刑事技术档案 - 第326页
刑事技术档案 作者:余姗姗
第326页
原本薛芃听到陆俨和冯蒙一起举荐,心里还有点压力,但一听这话茬儿,压力又瞬间消散。
这下,薛芃终于笑了,同时还横了陆俨一眼:“别小瞧我,我一定会做到最好。”
陆俨转而道:“哦,还有个事,我听晓梦说霍骁醒了,而且你还是第一‘目击者’?”
这话题也转得太快了。
薛芃“哦”了一声,接道:“是啊,就是巧合,不过我当时也吓了一跳,谁能想到在提取指纹的时候,他的手突然动了。不过也幸好走了这一趟,横纹指纹的疑点终于解开了。”
说话间,薛芃站起身,穿好羽绒服,拿起包和手机,说:“我要下班了,你呢?”
“一起,我没开车,你顺道送我吧。”陆俨将椅子放回原位,不紧不慢的应道。
……
两人边说边往楼下走,刚上车,薛芃的手机就响了。
薛芃搓了搓手,将手机拿出来一看,竟是韩故的电话。
陆俨也看到了,只是未动声色。
薛芃将电话接起:“喂。”
跟着就听到韩故说:“我听霍先生说,霍骁醒了,后来问了医院才知道是和你有关。”
薛芃叹了口气,一天被问了好几次,有点烦了:“和我无关,只是我撞上了。你打电话来就是为了说这个?”
“当然不是。”韩故笑道:“霍先生的意思是,希望通过我对你表达感谢。”
感谢?怎么感谢。
薛芃一想到霍廷耀的做派,就没什么好感,连说话声音也冷了几度:“不用了,我是警察,不能收他所谓的‘感谢’,而且只是碰巧,不用把功劳算在我头上。”
韩故倒是没介意,只说:“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。反正意思我带到了,等我出差回去再聊。”
话落,双方一同切断通话。
薛芃将手机扔到一边,再一转头,对上陆俨的目光。
陆俨问:“霍廷耀要感谢你?”
薛芃“嗯”了一声,将车开出市局,驶上大路,跟着说:“看来他对霍骁真的比霍雍重视多了,真是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。”
陆俨扯扯唇角,没接茬儿。
隔了几秒,薛芃又想起之前没聊完的话题:“对了,你们下午开会,只是为了‘污水验毒’的事?”
“不止。”陆俨靠着椅背,淡淡道:“还有旧案的基础倒查。”
薛芃飞快地看了他一眼:“看来你有目标了?”
陆俨:“嗯,我研究了半天,有个案子很吸引我,但也是硬骨头一块儿,可我很想动一动。”
作者有话要说:把一些碎片交代了一下,过渡完了,准备上钟隶~
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:
关于破案经费或办案经费,顾名思义,就差不多是理解上的津贴+补助+奖金,不过很少就是了,比如要办个案子了,可以申请经费办案经费,比如案子破了,会有经费发下来,参与的人都可以分到一点。
这里面涉及的东西也比较密,像是侦查破案费、派遣费、特情耳目费、据点费,这几个都属于办案经费,除此之外还有装备经费、办案消耗经费、警卫费等等。
总之,各个地方都是需要花钱的,一般都是当地的财政税收来支出。
第93章
未解悬案之谜
硬骨头?
薛芃笑道:“连你都说是硬骨头,这倒是有趣。”
陆俨却没公布答案:“那你猜猜看,我给你三次机会。”
“不用,我已经想到了。”
说到这,车子也在一个红绿灯前停下。
薛芃笑意渐淡,只说:“是陈末生的案子。”
陆俨没有接话,但他的眼神已经回答。
薛芃又道:“这个案子的确不好查,陈末生出狱的时候,老师还说过,那真正的凶手不仅狡诈,而且有耐心,不急躁,是难得一见的对手。”
陈末生,今年四十三岁,十年前因故意杀人罪而被判无期。
十年前不比现在,那时候刑事技术还不够完善,许多案子的证据都是模棱两可,偏偏陈末生当时嫌疑最大,而且他又拿不出有力的不在场证据,还有目击证人说在案发时,于现场附近见过他。
虽然当年陈末生始终坚称自己是冤枉的,但罪名还是定了。
直到今年,案件才被推翻,经过复验和重审,最终将陈末生无罪释放。
可尽管如此,真凶始终没有抓到。
陆俨说:“我听冯科说,之前复验的时候,你也参与了?”
薛芃应道:“是啊,而且真要说起来,我和这个人还有点缘分。”
“怎么讲?”陆俨刚问完,绿灯亮了。
薛芃说:“常叔叔和常锋出狱那天,是我去接的,那一天也是陈末生出狱的日子,我当时还看到他了。对了,常叔叔和他也有点交情,我还看到他们站在一块儿说了会儿话。”
陆俨有些诧异,显然没想到还有这段渊源,随即说:“这个案子推翻不易,要是倒查有眉目,兴许还得请陈末生协助调查。”
毕竟根据目击证人所说,当年陈末生曾经在案发现场附近出现过,要真是如此,也许陈末生见到了什么也说不定。
薛芃:“我听说这十年来,陈末生一直在申诉,每次写的申诉书都被驳回了。这事要换一个人,多半也就放弃了,认命了,也多亏了他有毅力,要不然这案子恐怕永远不会有人去翻。”
--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